close
人的飲食記憶,好吃不好吃,是很主觀的,從小吃到大的媽嗎味道,總是最好吃
但小時全家外出"打牙祭",記憶的強烈,也會成為一生不變的味覺歸宿
天氣冷颼颼,來碗"牛肉麵"吧,不是"桃源街牛肉麵"吃完怎會有滿足?
桃源街一景
桃源街牛肉麵赫赫有名了30年,卻連個扛棒(招牌)都沒有,不過這種完全與現代行銷脫節的店
靠的是"實力",不需要參加啥"牛肉麵節",配合市府灌票
就是這家店
小時候跟家人來西門町看電影,去吃個"點心世界",或先來吃個"牛肉麵",大概跟現在去吃
"茹絲葵"一樣屌,像牛肉麵這種"大人"的口味,小朋友都是越吃麵越多,又覺得"辣辣辣!!"
煮麵的大哥,檯面上放滿了碗,這個分麵跟牛肉本事,已經是"三花聚頂,五嶽朝元"的境界
這樣樸實的"牛肉麵",就只有麵,湯,牛肉,沒有什麼擺得美美的,吃"氣氛"這種事,
塑膠碗 一裝即完事,酸菜,辣椒自己加,麵上浮的紅油,也與現代"少油""清淡",完全無關
沒有大小碗,但可以"加麵",我還看過有人大膽要求"加湯",老闆也不吝嗇。
"牛肉在哪裡?"真正有料的,用實力告訴你,不必譁眾取寵(X,又想到政客誤國!!)
牛肉有6,7片,不柴也不軟爛無味,但現在吃都會再加辣椒,小時怕辣,現在可不同!!
吃完一頭熱汗,涼風一吹,爽~~!走出桃源街,就是熱鬧的西門町,150元大滿足!!
西門町的天橋,時鐘,鐵路,早已不復見
全站熱搜